(要闻)《走近科学》停播:科普的故事化叙事过时了吗?
本篇文章3457字,读完约9分钟
80后和90后,我可能在青年时代就看过大型科普节目《走近科学》。即使在自媒体时代,《走近科学》虽然收视率平平,但在微博和微信上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经常有一些文章摘录节目中的故事。遇到一些奇怪的事件,喜欢用节目的旁白来排几段,或者@主持人张腾跃调侃一下。2019年9月30日节目播出后,节目将停止播出,一个时代终将过去。
中国作为少数几个把热爱科学写进宪法的国家之一,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很重视科学。一方面要科学破除迷信,稳定社会;另一方面,要科学提高生产力,注重经济建设。《走近科学》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1998年6月1日创刊,1999年10月创办同名科普杂志。主要在电视栏目中特写,每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第一条明确指出,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加强科学普及。几乎与此同时,cctv10于2001年7月9日正式上线。在中国电视史上,科学传播有着特殊的地位。《走近科学》在黄金时段同步播出,目的是“弘扬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理念;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
照片摄于1998年9月《电视研究》。
从1998年到2001年,《走近科学》被分段,主要包括三个子栏目:《科学与生活》聚焦于生活中的科技,《科学与关注》聚焦于近期的科学事件,《科学与人》聚焦于科技人物。整个节目看起来像是科技新闻联播。需要注意的是,专栏虽然标榜科学,但内容往往以技术为基础,第一节特别贴近生活。2001年登陆科教频道后,节目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成为单一主题,每集围绕一个主题,这是由于科教频道建立后的市场细分,但叙事形式稳定,没有太大变化。2003年以后,受众定位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对科学感兴趣的群体。节目往往切入一个新闻热点,然后是专家访谈,形成专业的深度报道。内容紧跟时事,聚焦科学热点,但太高太低,收视率被延迟。
所以《走近科学》在2004年再次改版,主要是推广讲故事,定位是“推理生活中的故事;热点和疑点的科学分析”。效果就是把今天大家津津乐道的各种悬疑推理故事,从平民视角切入,用科学知识解读。2012年4g标准发布后,随着4g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迎来了自媒体时代,移动终端开始争夺电视广播的流量,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走近科学》不再黄金时段播出,播出形式回归单一主题。
今天看《走近科学》的年轻观众不多。其实从媒体前夜开始,这种趋势就已经很明显了。据调查,2011年71个大中城市的受众中,科教频道受众为男性,35-54岁,初中学历,600元以下,个人月收入水平1701-2600元。从集中度来看,受众以男性为主,45岁及以上,初中学历,个人月收入1201-2600元,集中度相对较高(见图)。
资料来源:中央统计局媒体研究
换句话说,其实科教频道和三农频道的主要受众本质上是一样的。高级知识分子看的不多,年轻人看的也不多。既然今天怀念的人不再看,也怀念悬疑的评书,那什么是评书呢?
研究表明,我国对电视叙事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引进西方理论的小高峰。在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中,故事是按时间或逻辑顺序串联在一起的主题的总和。评书叙事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电视产生的视觉效果比文本更突出。
《走近科学》的故事设定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第一,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比如《公主的故事》是由公主的传说引入的,但内容与传说相差甚远。《行尸走肉》讲的是追尸的民俗;二是细节设置悬念,通过闻所未闻或印象深刻的细节震撼读者,这是新闻的常见方式;第三,事件本身的矛盾设置悬念,即类似于小说的矛盾冲突,通过事件的评书和新闻的人物塑造来吸引读者。比如冯棺范案,通过精致的棺材与粗糙的坟墓的对比来设置悬念,将矛盾转化为女主的精彩人生;第四,推理设置悬疑,类似推理推理推理小说,通过破解日常生活中的迷信或谜团,达到戏剧效果。比如《太岁传说》分析了采摘的物品是否是民俗中的太岁,最后得出结论。网上的讨论基本都是围绕着这些有趣的故事展开的。
有人做过研究。以2012年的《走进科学》为例。在328个节目中,好奇和探索的内容占了近三分之一。如果包括历史探索和怪病探索,相关比例会更高。
来源:王超科学、教育、艺术的合理整合
通过以上的题目设置和题目总结,我们也可以发现《走近科学》并不像我们常见的传统科普内容。它不仅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还包括传统科普很少涉及的领域,如农业、农村、民俗和历史。科技含量少,故事解密过程多,也造成了网上对这个节目比较年轻不科学的误解。
其实科普经历了几个阶段。一种是以科学界为中心的科普,可以理解为传统科普;另一种是以媒体为中心的科普,其主要目的是希望公众能够理解科学,这可以称为科学传播;第三个阶段是希望公众不仅能够理解科学,而且能够参与科学,这被称为公民科学或公众参与科学。《走近科学》的科普时代,恰好是科普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时期。以2012年的节目为例,分析节目的主题内容(见下表)可以发现,纯知识普及至少占三分之二,而同期美国科普节目中反思内容和知识内容的比例大致相等。同时,《走近科学》的纯猎奇内容也占有很大比重。另外,探索的内容往往流于形式,无法给出科学的解释,属于简单的民俗或明显的事实。虽然可以对农民等群体达到很好的祛魅效果,但显然不能满足高级知识分子的取向,这也导致了这个节目在掌握了公共话语权的知识分子眼中以眼球取胜。
来源:王超科学、教育、艺术的合理整合
故事本身与历史有着相同的渊源,是文学的近亲。其实故事不仅仅是受众接受的过程,更是受众认识世界的过程。神话是最早的故事,宗教的故事从背后传来。根据尤瓦尔·哈拉里的《人类简史》,科学现在是一个受欢迎的故事。尤瓦尔·哈拉里的故事和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没有区别,只是他们讲述“故事”的方式不同,我们也可以用“世界图景”等方式来描述故事。从这个角度看故事的变化,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对故事的兴趣远远大于对科学的兴趣,因为科学只是故事的一小部分。法耶·阿本德甚至认为科学限制了人类的想象力,换句话说,人类看不到更多富有想象力的故事。
这种深层的格式塔框架(也就是“范式”的前身)自然就嵌入到了每个人的心里,这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所谓观察渗透理论。参加《百家讲坛》的时候,纪连海谈到为什么能给大家讲历史,因为大家的历史水平一般只有初中水平。结合之前科教频道的数据可以想象,电视平台的作品不可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焦点,只能照顾到最受欢迎的受众,所以也是初中学历左右的人准备的。
知识背景自然决定了观众对故事的理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使上了大学,他们的科学知识基本上都是返还给老师的,他们的科学水平一般只有初中水平。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走近科学》的确是走近科学而不是走进科学。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们知道过去的神仙、太岁之类的民间故事,可以被科学之类的故事所代替,尽管他们并不明白科学的本质是什么。于是,网络时代的自媒体越来越高。就像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一样,来到了神秘的亚马逊和东方。他们以为自己代表了先进文明,开始冷嘲热讽。
当然,这个时候还有其他人,因为社团讲了《走近科学》。互联网把社区的作用扩大到了极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自己的爱好。粉丝文化和粉丝经济的崛起都得益于此。对这个观众来说,《走近科学》就像是他们看偶像演唱会的门票。他们有着相同的标签和符号,通过童年的记忆识别朋友和敌人,通过现在的交流重建过去的记忆。
这一切都与《走近科学》无关。黄金时段不再流行,主持人也不再是张腾跃,但大家都不关心它的现状。就像没有人关心科学的现状和传播一样,中国人仍然在寻找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让中国和科学真正连接起来。参考文献:
[1]王超。科学、教育和艺术的合理结合[d]。陕西师范大学,2013。
高磊。“讲故事”在科教电视节目中的应用——以《走进科学》为例[j]。声音屏幕世界,2009(02):26-27。
[3]舒慧。《走进科学》悬念设置分析[j]。青年记者,2008(12):72。新闻推荐
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新核心系统运行平稳
10月21日,在新核心系统上线的第一个工作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成功发放全省小微企业首笔贷款100万元。同时,严格遵循...
陕西新闻,新鲜,信息量大。你可以走遍天下,却尝不出家乡的味道。不管离陕西多远,都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这里见面。
标题:(要闻)《走近科学》停播:科普的故事化叙事过时了吗?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陕西新闻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陕西省本地新闻的资讯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陕西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