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受难者的光荣
本篇文章2698字,读完约7分钟
2003年2月,纪实摄影师侯登科因病去世。他的纪念作品集《受难者的荣耀》于2004年10月在付梓完成,由文丹青、李梅、陈小波、余德水、李江书共同编辑策划。该书分为五个部分:图像留下的意义、友谊和往事、侯登科1983年至1995年的日记摘录、给朋友的信和对话。
▌形象留下的意义:一批专家学者探讨了侯登科形象作品的价值。
▌友谊和往事:侯登科以前的朋友、学生和家人写的与侯登科的往事。
▌节选自侯登科1983 -1995年的日记:从侯登科1983-1995年的日记中,选择了许多关于他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和创作想法的日记。
▌给朋友的信:侯登科和他的朋友之间的信。
▌对话:侯登科与两位摄影编辑李波和李梅的对话。
这本书是在侯登科逝世两周年之际出版的,不仅是为了纪念侯登科先生,也是为了给中国摄影乃至中国文化留下一个文本——一个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的文本。
因此,作为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组委会(此处回顾),15年后岳重历史影像博物馆在岳重历史影像博物馆派科独家连载此书(过去见此处),并在全网公开。此举是为了承载这一理念,希望更多对摄影感兴趣或研究摄影史的同仁能从本书中得到启发和帮助,让更多人关注侯登科、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中国纪实摄影。他们的历史
杨晓燕(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创意媒体设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最初发表于2000年《阅读》杂志第十期,收录于《受害者的荣耀》。
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1989年4月我和侯登科走在Xi安街上的激烈争论。那时候我还年轻,难免春风得意。我不太同意老侯写的晦涩的摄影理论。那一年“真理”之风很强,我的话一定叫外国,外国的理论,外国的某某大师似乎都能鼓起勇气,获得“艺术”的美名。当时的老侯理论责任感很强,需要向陈腐的摄影教条宣战。他有战士的情怀,有战士的态度。同时,他也逃脱不了弥漫于80年代的“审美”氛围,试图在各种流行的审美翻译和文本中寻找武器。现在想起来,我当时也有个大问题。站在“五十步”的立场上,我说老侯读的讲的是“一百步”。我也激烈地争辩道,我们能确切地知道1989年4月纽约流行的摄影时尚吗?我们仔细梳理过西方摄影史的影像发展吗?因为我们当时并不了解纽约的时尚,也因为形象开发这个话题看似“专业”,所以“100步”的我略占上风,“50步”的老手沉默了。西北风吹来,吹在我们的脸上,却有不同的快感。
十几年后,我们在大连聚会的时候,老侯无意中提出了这个论点。他坚持认为当时的话题触动了他,迫使他离开了“洋时尚”。我特别苦恼,我知道我在用一个假想的“洋气”玩另一个假想的“洋气”,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文风之争还是有些意义的。因为“简单深入”依然是我的文笔,虽然不理想。迈克??陕西关中1982-2000??侯登科?(编辑地图)
拍摄《迈克》的描写中有一段令人难忘的话。老侯说。
我不解了一下:祖先们真的对年复一年的数万人流视而不见。传说不如眼睛?静下心来想一想是有道理的:“受苦的人”这几个字是不言自明的。在我们文化的起源中,“人”和“人”是截然不同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有人,没有人。从司马迁到后来的历史学家,哪一位把纪念碑传给了人民?现存的历史无非是一些大人物的“家谱”编纂,孔孟的“世袭”繁衍,文人的“济世”野心。明清以后,尽管有普通小人的言语和表达,但大多演变成了歌颂祖先的套路,成为“不劳则无获”的伦理点缀和道德注脚。作为“人”的祖先,他们要么披着蟒袍,要么消失在经典的注释中,要么被历史的水板一代一代的阻隔,只闻其声不见其面。白居易有“卖炭翁”,但很难看到“卖炭人”。如果史料中也能找到“迈克”,那它还是我们的历史吗?迈克不能进入历史。也很难进入野史。只能代代相传,从古至今。
这是老侯的历史观。一个连野史都进不去的“人”的存在会抹黑我们的历史吗?问题是,一群长途跋涉,跨越几个省份谋生的社群,活在“历史叙述”的门外。这个严酷的事实不得不震撼老侯和老侯,唤醒他们。除了我们的历史,还有一个历史叫“他们的历史”。
什么是“他们的历史”?老侯用一个动物学术语——“候鸟”来定位这些没有进入野史的“它们”。他之所以用这个词,似乎是想把“迈克”解读为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环境”。他们年复一年走了1000多公里,以季节为坐标,像候鸟一样迁徙,真的很史诗。这种“生态现象”自然构成了老侯的形象资源,使他的“站在这里保存照片”有了避难所,也使他的形象立有了根基。经过多年的坚持,这个避难所变成了迈克,一个关于他们历史的图像叙事。迈克??陕西关中1982-2000??侯登科?(编辑地图)
迈克??陕西关中1982-2000??侯登科?(编辑地图)
迈克??陕西关中1982-2000??侯登科?(编辑地图)
迈克??陕西关中1982-2000??侯登科?(编辑地图)
最后,我只能说,“他们的历史”以一种“生态”的方式延续着,不会被割断。而“我们”依然会以我们的方式与“他们”碰撞,从而丰富“我们的历史”,让“他们”存在于“我们的历史”中。
-2000年7月
[相关阅读]
官方公告|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将由岳重历史录像博物馆主办
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开始征集捐款
余德水:“侯奖”是一个为人民接力推动纪实摄影发展的奖项
李梅:“侯奖”落户历史影像博物馆,让我松了一口气
:侯奖的意义在于让普通人的生活正式进入影像史
杨晓燕:“侯奖”回归深圳是理所当然的
郑子凯:“侯奖”不要怕争议,继续弘扬视觉人文精神
受害者的荣耀|郑谷:侯登科摄影
[系列描述]
1.本文选自《受害者的荣耀》,文丹青、李梅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10月。
2.本文使用的图片包括原图和编辑图。详情请参考单幅图的描述。
3.所有连载文章中作者、编辑等相关人物的标题均指原文或其最新标题。详情请参考单篇文章的描述。
4.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微信官方账号(id: yzmohi)进行授权。
第七届“侯奖”作品征集信息
提交作品:2019年4月9日-2019年10月10日
点评:2019年10月11日——11月中下旬
奖项:2019年11月底
独家征文平台,在线战略合作伙伴:Tuchong.com
注册咨询:0755-83064687
注册指南:“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征文版新闻推荐
第四届陕西国际丝绸之路形象博览会将于11月开幕
(记者高颜)8月24日,第四届陕西国际丝绸之路形象博览会暨安国际形象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大唐西市举行。世博会,...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诚信。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快乐和美好!因为爱而付出,时光流逝,陕西是不变的家。
标题:(要闻)受难者的光荣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陕西新闻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陕西省本地新闻的资讯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陕西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