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餐桌上的变迁
本篇文章1415字,读完约4分钟
解放初期实行合作,互助组,生产队,人民公社。大部分小麦都是公购的,每人只能分到几十斤。自然很稀缺,玉米等杂粮基本够吃。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我妈会带我上山挖野菜,和菜一起吃。当时,餐桌上的野菜是生活和食物的一部分。
在“困难时期”,粮食短缺,国家提倡“以瓜代菜”。800里外的秦川一隅,我的家乡,小麦粉成了奢侈品,玉米面成了稀罕货。麦麸、野菜、萝卜缨、榆树皮几乎成了日常食物,南瓜、萝卜成了主食。每次吃完玉米粥和野菜糊,都要用手指沿着碗刮一圈。如果刮不到,只能用舌头舔。那时候在农村吃饭,三五户人家会聚在大树下或者闸墩旁边。大部分人端上来的菜都是“陕西十大怪,辣椒一菜”,一年四季都有,但是没有溅油,就放点醋搅拌搅拌。有的家庭把挖出来的野菜蒸成麦饭,或者用水冰镇,加盐醋,这才是上品。每个星期天或者寒暑假,我放学回家。一年到头,我总是和妈妈一起去找野菜。水里的苜蓿,旱坡上的育才,沟里的槐花,麦田里的荠菜,都是很棒的菜。上学时带的玉米面包子,一直是绿色的,有一大半是野菜。一个多月了,在学校一日三餐都吃红白萝卜萝卜缨做的麦饭,以至于偶尔有萝卜味。农村人到处挖野菜,城市人也抢着挖。只要有野菜,女娃娃到处找。食物匮乏,很多人吃野菜面色蜡黄,我们村有些人甚至吃绿水...冬天除了野外在冰雪中挖鼠洞的食物,桌上只有各家腌制的萝卜白菜。逢年过节偶尔拿肉票买磅肉,还要赔笑脸求助:“师傅,给我点肥肉!”为什么?你的胃里几乎没有油和水。
后来情况有所好转。干部们每月提供28公斤的食物,但米粉的比例很低。一个月难得吃几次面和包子,这叫“改善生活”,但也不怕当时会有一些大肚的中国朋友来。吃完饭,这个月再想吃面饭,只能做梦了。
“改革开放”后,餐桌上的饭菜明显改善了。玉米粉,也就是所谓的粗粮,成了日常的食物,白米细面,也就是所谓的面和米,也能满足每三室五地的渴望。
司马迁在《货殖史记》中叹道:“民以食为天。”百姓说得更透彻:“说一千,说一万,没饭吃,都是扯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餐桌上的东西也发生了非常奇怪的变化,甚至变得令人瞠目结舌。
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大,粮食票、油票、肉票、鸡蛋票、大豆票、豆腐票等生活必需品全部取消,稻麦连年丰收;各种蔬菜常年不停;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餐桌上的吃喝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让人不知道该不该选择。一日三餐,改花样做白米挂面;一年四季,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做新鲜的菜。鸡、鸭、鱼、肉都太油腻了,吃山珍海味也不稀奇。
如今,大多数家庭已经厌倦了餐桌上过量的油和水。自古:“病从口入。”生活和现实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不得不对自己桌上的东西做出理性的选择。买肉的时候,我笑着对师傅说:“我要那个瘦的。”一日三餐,不再总是白米面、鸡鸭鱼肉、玉米粉饼、豆粉窝头、粗细粮卷、荞麦面、玉米粥、玉米粉面团、玉米粉鱼肉、野菜拌馒头...每隔三或五个端上桌,苜蓿,灰条,马牙,花椒,
回过头来,奇怪,为什么桌子上早年丢弃的东西又回来了?但是,这种轮回,是一种高层次的变异,值得人们欣喜、回味、深思。
新闻推荐
从日本汉学看唐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八位日本学者的唐代文学史研究综述
28日,在第29届全国书展上,西北大学出版社和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海外中国研究”...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诚信。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快乐和美好!因为爱而付出,时光流逝,陕西是不变的家。
标题:(要闻)餐桌上的变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陕西新闻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陕西省本地新闻的资讯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陕西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