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人物访谈 《无处安放 张爱玲文学价值重估》内地首版 许子东:写日常
本篇文章4452字,读完约11分钟
轮廓
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内外知名现代文学学者,喜马拉雅百万听众节目《读张爱玲》的主讲人,腾讯网上公开课《许子东文学课》的主讲人,《我的妾》《圆桌派》《一路书生》《见字如面》的当红学者。作品有《许子东讲义》(三卷本)、《呐喊与闲话》、《遗忘的集体记忆》、《当代小说札记》等。
著名学者和文化评论家许子东是众所周知的。大多是因为“三人”、“圆桌派”、“见字如面”等文化综艺节目。所以他给人的印象是,风格犀利幽默,观点独特准确,既有学者们渊博的学术谈吐,又有时代先锋敏锐的洞察力。从教学学者到媒体评论员,许子东用带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话,从社会问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来谈论娱乐八卦。
在微博上,许子东有77万粉丝,其中更多的是喜欢文学的粉丝,她爱许子东是因为张爱玲。许子东的张爱玲文学公开课拥有数百万听众,“细读张爱玲”在“张迷”中备受追捧。虽然他在学者和学者中有所不同,但他最被认可的身份仍然是“读者”和“老师”。许子东的工作是大学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是文学批评的风云人物。他对郁达夫和张爱玲的研究不仅令学术界惊叹,也令广大文学爱好者折服。
最近,许子东在港销售的10年旧书首次在内地出版。无处安放——《张爱玲文学价值重估》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许子东接受了《中国商报》记者的独家采访。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充满了笑声和诙谐的话语。
许鞍华电影《第一炉香》客串
看到样本真好
许子东写道,“后来我得知她死得很惨,在她死后几天才被发现。房间里没有家具。”。有时候她晚年连房租押金都交不起。洛杉矶是一个汽车社会。站在街上,所有的车都在你身边开走。没有车,就像是“二等居民”。但是最近二十年,张爱玲住在洛杉矶,没有车。我们以为她住在贝弗利山或圣莫尼卡。没想到她为了躲避晚年所谓的“虱子”而四处奔波,甚至住汽车旅馆。“人生是一件华丽的长袍,长满了虱子”,早年的象征在晚年变得现实。
《华商报》:许鞍华的电影《第一炉香》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沉香香第一炉香》。由于女主角的选角,女主角桑德拉对这部作品的解读引起了诸多争议。有网友说:“我们在读一个张爱玲吗?”如何看待这场争论?你在许鞍华电影《第一香》中扮演过路人甲。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
许子东:一些网民对饰演葛卫龙的演员桑德拉和彭于晏·于妍有些不满。但我们必须相信,首先,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演员都听导演的,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许鞍华。看了一些样本,但是不能公开,我觉得不错。第一个在大屏幕上向观众展示张爱玲作品的人是许鞍华。我曾经跟她说《倾城之恋》的问题是选角色,但是周润发当时太年轻了,所以不是很像。女主角年纪比较大,但是她的《半条命》很好。
其实不管《第一炉香》最后怎么拍,要知道现代电影是一个产业,一个商业,会对一部电影形成各种约束。但是任何名著改编后超过原著的情况都是非常罕见的。即使李安的《色戒》拍得足够好,也会有忠实的张芬说它太“暖”,没有张爱玲那么“冷”。所以,不可能拍出比原著更好的片子,只能尽可能的好。而且能选择看张爱玲作品改编的电影也很好,大家不要抱太大期望。我觉得是目前最好的阵容。
华商报:你觉得这个编剧王安忆怎么样?
许子东:王安忆是一个非常武断的编剧。她以前写过《金锁记》,把乔奇的儿子长白的台词全部剪掉。我很不同意,但是王安忆是一个著名的作家。一旦她接任编剧,当然有她的想法,希望她能成功。
另一方面,大家都那么关心张爱玲,说明他们对改编自著名文学作品的电影情有独钟。不然整天看《小时代》,票房高,质量“水”。我一直跟很多电影人说,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什么不找他们来拍呢?类似萧红的《生死场》和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都是文艺性很强的,这个好题材要好好拍。
贾平凹的作品一点也不像张爱玲
但是他非常崇拜她
许子东写道:我遇到了南加州大学的张错教授,他参加了她的葬礼,并将她的骨灰撒在了海里。张厝说:“许子东,即使你在街上看见她,你也不会认识她。她戴着假发,穿着一双最便宜2.99美元的塑料拖鞋。美国人的说法是,很难听到,你不敢去帮超市门口的老太太。”我们记得张爱玲的口号是“趁早成名”,她一生都在追求辉煌。
华商报:如何看待张爱玲热?
许子东: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他的作品一点也不像张爱玲,但是他很欣赏张爱玲,就是艺术家的联系。
张爱玲的作品有两面,一面是纯文学,一面是通俗。我觉得这20年来海峡两岸和香港对张爱玲的评论好像都很热闹。仅在《论张爱玲》、《张爱玲新论》、《读张爱玲》、《重读张爱玲》、《重读张爱玲》等标题中避免重复是非常困难的。作品销量,盗版,影视改编票房情况都说明粉丝这么多。“张爱玲研究”(郑树森语)已成为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显学”。作为一个单身作家,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把她放在周作人、郁达夫、茅盾、老舍、沈从文、钱钟书、闻一多、丁玲等人组成的文学史语境中,又会怎样呢?黄子平认为,张爱玲是一个不能放在五四主流文学史上的作家。
张爱玲写作的时代是一个革命时期,但现在我们追求的是和谐社会和幸福生活。张爱玲写《我的文章》的时候说我写的是普通人,日常生活,她是在为自己辩护。今天看这段话,正好呼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人们关心房价,关心车位,关心地铁,时代转向日常生活。张爱玲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这是张爱玲在今天落伍的重要原因。
另外,张爱玲的作品避免使用欧化白话文,以《红楼梦》的写法回归明清小说的传统,甚至有点半文言。现在连莫言都写张辉风格。在这个层面上,张爱玲的语言和题材各有千秋。
《华商报》:你说“她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例外,一个奇数,或者是一条被时代逐渐放大的支流。”如何分析这个观点?
许子东:我专门研究郁达夫和张爱玲。研究背后有一个现代文学史的框架。其实去年出版的《现代文学教程》和现在写的《20世纪中国小说》,都是想讲一个我自己理解和总结的现当代文学史脉络。在这种背景下,张爱玲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因为她在主流之外,在过去被人们忽视。但是今天,为什么张爱玲继续火,她的电影不断被改编,她的作品畅销?在我看来,重读张爱玲,其实我解读张爱玲的时候,第一目的是写文学史,然后才会关注读者的兴趣。
华商报:作为张爱玲的研究者之一,你的研究有何不同?
许子东:我在岭南大学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已经很多年了。很多时候我每周都要讲一个或者几个作家,只有三个作家会占用两周时间——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十几年前,在发给同学们的讲课总结中,有一段关于张爱玲文学史影响的简单总结:用“旧白话”(《红楼梦》、《海上花传》)写出现代主义精神:华丽而苍凉;以通俗文学的形式书写纯文学:雅俗;女性主义创作批判女性的弱点;尝试中国文学的三种基本模式:在国内用中文写作,在海外用中文写作,用外语写中国故事。
1999年至今已经二十年了,我只写过十篇关于张爱玲的文章,其中四篇是学术论文,三篇是讨论学术问题的文章,三篇是学术讲座或后期整理或现场录音。综合起来,我对张爱玲的兴趣,或者说“研究角度”,是一致的:关注张爱玲文学史的意义,探索张爱玲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这和我的学历培养背景有关,但也是基于我对张爱玲研究的整体观察。
读金庸的书
生病失眠的时候我选择
许子东曾经说过,阅读网络小说不一定会增加一个人对文学的兴趣,阅读纯文学本身的人数也不会减少。《红楼梦》不用担心。本来文学就有这两个功能。一个是在学校里把它当正经事看,一个是躺在沙发上消遣做梦。做梦这个功能已经被网络转移了。中国十几亿人口,一个亿的人读文学就够了,根本不用担心,担心怎么写好就好了。
华商日报:你的阅读方式在现代社会有改变吗?
许子东:我只看纸质书,没有看电子书的习惯。有人给了我一个阅读器,我不知道怎么用。当我做音频节目时,我总是在纸上做草稿。
我现在的学习其实很差,大部分都是和工作相关的书。比如我现在在做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一百篇》这个题目,需要看大量的作品,不仅仅是这一百篇小说,还有我之前看过的一些小说。结果很多你想看,应该看的书,却没有时间去读。另外,我们还得抽出点时间看网球和梅西(笑)作为心理调节。好朋友送我书,放在书架上,就谴责我,所以我觉得目前状态不太好。
看金庸的书,我会特别,生病失眠的时候会选择看。我年轻的时候,晚上的温度是38℃,没有空钥匙,所以我睡不着的时候就看书。一套《射雕英雄传》一夜之间就过去了,甚至在我生病的时候。我会停留在读金庸书的艰难时刻。
华商日报:你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读书怎么样?
许子东:当我过去读书的时候,我至少花了三分之一的时间读无用的书。这也是为什么你总是建议年轻人在大学或者读研的时候多读一些没用的书,因为以后读的机会会越来越少。这也是一个人年轻时应该认识更多无用朋友的原因。随着你的成熟和步入社会,你认识了有用的朋友。根据兴趣认识朋友,就不会根据兴趣认识朋友。其实很悲剧,但是没有办法。
如果我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的话,那就是多读一些暂时没用但对你有价值的好书,越早读越好。去农村插队的时候,看了《思想史》《战争与和平》。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一生学习最好的时候,现在读的书都是“饭碗书”。所以人年轻的时候会做更多没用的傻事,以后也不会做了。
判断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志
取决于你在这段关系中想要什么
此前,许子东因个人原因退出了“圆桌学校”,但在多次合作脱口秀节目后,他和文都成为了朋友。
华商日报:交朋友最看重哪些品质?
许子东:这取决于沟通的性质。你在找恋人关系吗?同事交往?商业合作?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我觉得评判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志在于你对这段感情的希望。如果你想和一个人长期交往,甚至成为终身伴侣,最重要的当然是精神上的契合,但如果只是泛泛之交,就不会考虑这个。所以要看你对这段感情的预期,但在生活中并不是那么容易,有时候很难判断,判断之后就会改变。比如文都陶,我之前对他的印象是一个职业主持人,跟我和梁文道不一样。后来我发现他其实是个傻子,一直保持着几分钟。他在装傻。有句话叫:万事皆有学问,人情就是文章。我想换一句话:“万物皆电视,人情皆陶文”。
华商日报:你觉得脱口秀怎么样?
许子东:在做脱口秀之前,时间很紧,有很多时段。说实话,很遗憾食物没有味道。但是,看到社会各方面的反应后,我反思,我们都是普通的学者,都是一种不连续的对话形式。为什么我们会担心?其实我们在家看电视,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娱乐,只是缺少了一种“平淡”。“平”是什么意思?就像和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一样。每个人都在谈论他们学到了什么,他们对某事的看法。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时刻,直接反映了价值观。华商日报记者刘新闻推荐
陕西省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贴政策
(记者张殿达)记者昨天获悉,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陕西省已建卡和未建卡家庭将出现经济困难...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诚信。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快乐和美好!因为爱而付出,时光流逝,陕西是不变的家。
标题:(要闻)人物访谈 《无处安放 张爱玲文学价值重估》内地首版 许子东:写日常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陕西新闻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陕西省本地新闻的资讯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陕西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