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音乐宝藏”曾侯乙墓: “爆款”的中华文明悦耳之音 □新华社记者
本篇文章2255字,读完约6分钟
曾侯乙错金题词(数据照片)。新华社(图片由湖北省博物馆提供)参观者观看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曾侯乙编钟(照片拍摄于2018年8月17日)。新华社记者萧一九接过曾侯乙的题词“公教”。新华社(图片由湖北省博物馆提供)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情况(数据照片)。新华社(图片由湖北省博物馆提供)在中华文明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来自“孔子时代”的音乐已经经久不衰了两千多年;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文明再发现过程中,作为中国“国宝”的曾侯乙墓的考古发现,不断为人类书写着共同的“世界记忆”。
发现:震惊世界的仪式场景
1977年9月,随州雷谷墩一军夷平山头建厂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战国早期的大墓。1978年3月,以湖北省博物馆谭维思为首的考古队开始实地考察。20出头的冯广生,目前是中国千年纪念碑世界艺术中心的研究馆员,也来到了施工现场。这是他作为音乐学生第一次接触考古学。
回想起曾侯乙墓被打开的场景,冯广生还是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墓打开的时候,我看到一个200多平米的‘游泳池’,墓里全是水。然而随着潜水泵的声音,水位慢慢下降,我完全像有人在原地一样震惊了。”
冯广生印象最深的是一根木柱、三层的横梁和横梁下悬挂的青铜古钟。水落时,他深感震惊:一套规模如此之大、气势如此之雄壮、数字如此之多的青铜编钟,在两千多年后依然屹立不倒,只有两个雍钟落入泥淖。
经过清洗和测试,有65个曾侯乙编钟,分成八组,挂在三层钟架上。整套编钟总重量为2.5吨。
曾侯乙编钟至今仍是中国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旋律最全、气势最雄壮的一套编钟。其高远而完美的“弯挂”姿态,加上与之相匹配的曾侯乙,完整而清晰地呈现了周朝诸侯的“廊挂”制度,并与其他青铜礼器交织成一幅接近现实的音乐场景。
在这些珍贵的音乐文物中,不仅有曾侯乙的原始编钟,还有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钢琴、竖琴、笛子、竹签等9种125件乐器。
随后,鲜有史料记载的曾侯乙故里曾国再次进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视野,曾国之谜被一层一层剥离...
研究:《一钟两调》音乐书
冯广生回忆说,这件罕见的文物自出土以来,就以开放的状态进入了研究人员和公众的视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聚集在该县进行研究。"
早在曾侯乙编钟之前,包括黄翔鹏在内的音乐文物专家曾先后到陕西、陕西、河南、甘肃等地研究出土编钟,并提出“一钟两调”的发现。然而,这一新成就往往被斥为“胡说八道”,没有人相信一个时钟会有两种不同的声音。直到曾侯乙编钟出土,中国先秦音乐编钟的“一钟二音”才被世界普遍认可。
曾侯乙编钟的本体、框架和挂钟上有3700多处铭文。这些铭文不仅标明了编钟的音准和音序名称,而且清楚地表明了这些音序名称与楚、周、齐、沈等国的声调之间的对应关系。
音乐家们发现,曾侯乙·钟鸣是一套完整的音乐体系,其中有多达28个十二律及其不同的名称,其中大部分早已失传。冯广生依然惊叹:“这是一首金曲,足以改写中国古代音乐史和世界古代音乐史。”
"曾侯乙编钟是轴心时代音乐文化的巅峰."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张翔说,曾侯乙编钟无可辩驳地表明,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就已经有了十二音制,有能力把音调绕宫,有很好的音乐表现力。“一钟二音”和“十二律”的发现,是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对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大贡献。
开放:中外文化交流的“特使”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秦方介绍说,1983年,第一套曾侯乙编钟复制品通过国家验收,达到了“形似”和“音似”的效果。1984年国庆期间,专门成立的湖北编钟乐团应邀到北京,以曾侯乙编钟复制品为共和国诞辰献礼第一部大型民族交响乐,刚刚获得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编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也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编钟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曾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很多外国领导人也亲自演奏过。
1997年香港回归后,作曲家谭盾创作了大型交响曲《1997:天地人》,曾侯乙敲钟,以浑厚深沉的音乐走上世界舞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典礼的音乐伴随着曾侯乙编钟的原声和余庆的声音,产生了一个隆重而庄严的颁奖典礼...
2018年7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与音乐收藏委员会代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乐器部主任伊丽莎白·布莱德利女士以钟声迎来了她的“第二次友谊”。她告诉记者,“敲钟是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最好方式之一。它以声音和文字相互印证的方式保存着人类的音乐记忆,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记忆遗产。”
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随州枣树林墓地考古发掘结果。春秋中期,曾国王陵和王陵两组墓葬的共同发掘,填补了曾国考古的空空白。近10年来,湖北有关于曾国的考古新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了13个有私名的曾侯和21个有名的君主。考古与曾国研究继续...
谈到曾侯乙编钟的后续研究,当年的考古负责人、年近90岁的谭维思临终前对记者说,音乐考古和音乐文物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需要更多的考古发掘来支撑,希望能深入研究曾侯乙编钟。
湖北随州雷谷墩古墓遗址作为曾侯乙编钟的发源地,正在加快建设雷谷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即将启动曾侯乙墓遗址的脱水修复和保护工作,编钟青铜古镇和国际乐器贸易城也有望在此竣工。新闻推荐
2019陕西国际铁人三项赛上演
昨天上午,“一带一路”2019陕西国际铁人三项赛暨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预选赛在浐灞生态区激情举行。秋风秋雨的“入侵”让位于...
陕西新闻,讲我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有接地气的实时新闻,可以在陕西传播正能量。看看家乡,品味家乡情怀。家的声音很远。
标题:(要闻)“音乐宝藏”曾侯乙墓: “爆款”的中华文明悦耳之音 □新华社记者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陕西新闻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陕西省本地新闻的资讯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陕西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