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陕西新闻网”在本站您可以浏览到陕西省10个市最近发生的最新资讯,是世界人民了解陕西最好的一个窗口。

主页 > 资讯 > (要闻)跨过这条线 暖气说再见:“暖气南移”为何成为热门话题?

(要闻)跨过这条线 暖气说再见:“暖气南移”为何成为热门话题?

来源:陕西新闻网作者:李子光更新时间:2020-11-15 07:20:02 阅读:

本篇文章3715字,读完约9分钟

最近,北方地区一直欢迎供暖,这再次引起了南方城市的嫉妒。

你在北方的暖气里赤身裸体,我在南方的阳光下裹着貂皮;

你死在北方的暖气里,我死在南方的阳光里;

北方的冬天靠暖气,南方的冬天靠义...

家里非要裹大棉袄的南方网友,总是以极大的快感调侃自己,就是想把这个暖气分割线挪给自己。

南北供暖分界线是怎么来的?

中国的集中供热系统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主流的说法是按照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冬季定义为室外温度低于5℃,只有日平均温度稳定在5℃以下且≥90天的日子才定义为集中供热区。

1957年,为了更好地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我国正式采用了朱克真的划分标准,即按照1931年冷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所设定的面积划分南北供热线。这条线与秦岭-淮河线基本重合。

具体位置是:东起苏北灌溉总渠,西至沿淮河以南的河南信阳,沿伏牛山-秦岭分水岭向北转弯,到达甘肃南部的惠城、武都(今陇南),东西长约2000公里。

同期,我国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集中供热系统,并在北方城市建设了几家热电厂,主要为工厂办公楼、车间、集体宿舍等供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城市民用建筑才开始集中供热。中国北方集中供热标准室温为16℃-18℃。从那以后,北方和南方的居民冬天的室温就有了很大的差异。

划界争端

近年来,这种通过行政手段划定的供热边界越来越受到质疑,全国人大不乏供热南移的建议。

2012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张晓梅在四川提议将集中供热从北方推广到南方。“南方供暖”的话题最早出现在人大。

2013年,张晓梅围绕这一主题再次提出了《关于中国南方冬季供暖或采暖战略决策的建议》;

2018年,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宏宇提出“重新划定我国集中供热沿江供热边界线”的提案;

2019年,周宏宇再次提交了“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启动华南供热研究实施”的提案。

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地方会议上,南迁供暖的提议方兴未艾。以上四个省都被供暖分界线“强行”穿越,导致相距仅100多公里的周边城市面临室内冰火。所以相关争议最激烈。事实上,许多南方城市已经开始供暖。

数据来源:市政府公告

为什么是话题

为什么60年前确定的供热区在2012年突然引起如此大的公众关注,直到最近热度才下降?是近年来气温下降的原因吗?还是另有原因?

温度变化?

为了找出答案,本文将选取上述四省中相邻的两个城市(陕西省Xi和汉中、河南省驻马店和信阳、安徽省淮北和合肥、江苏省徐州和宿迁)收集并呈现2011-2018年的日平均气温数据。

近几年在供热线附近选定的8个城市未能达到初定的集中供热标准(即日平均气温不超过5℃的天数高于90天)。临近城市冬天的温度差不多,但是同省有暖气的城市确实比较冷。

体感温差?

既然温度不能说明问题,那么体感温度呢?

在新疆乌鲁木齐长大的美日班,2015年来到杭州上大学。这也是她第一次经历没有暖气的日子。“北方的寒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寒是魔法攻击。网上这句话绝对没错。”在美国人和日本人眼里,杭州的冬天很难熬。“因为又湿又冷,从体感温度上来说,杭州的冬天有时候也不输给新疆。”美国人和日本人认为干燥和寒冷气候的体感温度是完全不同的。"那些气温低但体感温度低的城市也应该实行集中供热."

所谓“体感温度”,是指人的感知温度,学术上称为热压指数,与温度、湿度、风、太阳辐射等诸多因素有关。很多时候,我们感知的冷热是体感温度而不是物理温度。

虽然美日班的生活经历有力地证明了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的差异,但由于新疆和浙江相距遥远,温度本身也有很大差异,两者的体感温度其实并不具有可比性。为了探究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之间是否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将选取实际温度相近和相邻的城市进行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

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驻马店市和信阳市为例,可以发现这两个相邻城市的日平均体感温度和日平均温度在数值和趋势上是相似的,体感温度略低于实际温度。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体感温度也与个体体质有关,计算公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天气网站上,同一时间的体感温度会有所不同,个体之间的体感温度差异较大,仅供参考。

收支因素?

似乎光靠天气还不足以解决近年来“暖气南移”的热门话题。那么网民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在网上问答社区的知乎上,刚好有网友问——“南方这么多年没经历过集中供热。为什么这两年集中供热的呼声突然高涨?”问题下有2383个答案,共计38.5万字。

网友的回答有很多,但如果把经常出现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数据来源:相关知乎问答。

“成本/成本/补贴”等与金钱相关的因素是所有回答中最常提到的关键词。

由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舒适性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正如被调查者“喵demi”所说:“在解决生存问题后,追求生活质量有问题吗?确实之前大家都挺过来了,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忍着……”答主“赛东”也认为:“现在大家平均收入普遍提高了,愿意为“全屋24小时集中供暖”买单的纬度线也在南移”。

然而,由于南方没有集中供暖的好处,如果要提高和保持室内温度,家庭必须安装自热设备,如地暖、空空调、电加热器、油加热器等。,并实行家庭自热,大多数有家庭自热的家庭没有供暖补贴,导致家庭供暖的单位成本相对较高。

数据来源:“南北供暖纠纷:基于家庭问卷数据的研究”

在全国人大国家发展研究院2014年2月发布的《南北供暖争议:基于家庭问卷数据的研究》系列报告中,基于1450份有效问卷,分别估算了集中供暖家庭和家庭自热家庭的单位能耗支出。对于不同的燃料,对不同的能源产品进行分类计算,然后换算成标准煤求和,得出以上结论。

报告发现,南方城市家庭冬季在自热上花费较多,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能源支出是北方城市集中供热家庭的2.8倍。此外,由于供暖效用的差异,南方自热的舒适度低于北方,这意味着南方城市的家庭花费更多的能源成本,但享受的供暖服务却更低。

发达的网络?

除了金钱因素,大多数受访者还提到了互联网在推波助澜方面的作用。收获了13497个好评答案后,他简单指出:“谁知道北方人在互联网不发达的冬天过得这么舒服?”(作者:两英里)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

自2011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和网民平均时间一直在稳步增长。感谢互联网的发展,从未在北方生活过的方人也,知道了北方人有暖气的美好生活。“没有对比不一定会痛”。

答:《江》把这一幕描写得更生动:“原来北方有暖气。北方人在家可以穿背心。北方人冬天做作业手指不会红肿。北方人的棉衣棉裤是完全干的。这真的不是童话吗?原来北方人冬天比我们暖和..."

人口流动性?

另外,有回答提到了“人口流动性”因素的影响——主要回答很便宜:“大概是因为现在人口流动性大,北方5个不扛冷战的人渣都去南方那里嚷嚷了...还有那些不知道真相的南方人认为集中供热不用一起交钱~(共有1685人同意)

虽然“人口流动”一词被频繁提及,但由于其高赞性,本文仍予以考虑。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周瑞明,东北人。从1988年到2004年,他在黑龙江省通江市生活了16年。“我记得当时的极端温度会达到零下30摄氏度甚至更低。这个温度不加热会死人的。”但是东北地区由于冷暖环境,冬天并不是很难熬。

习惯了东北20多度的冬季室内温度,他直言自己“抗冻”。来到杭州后,他在卧室和书房安装了电油加热器。从12月到第二年的4月,他会根据需要打开电热器取暖。周瑞明说,他家里已经安装了五个电暖器。如果以2017-2018年的冬季数据作为每260元的计算样本,四个月供暖期间电暖器增加的电费。

像周瑞明这样从集中供热区落户到非供热区的人也不少,近年来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南方城市成为人口流入的大城市,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所

为什么近年来「暖气南移」成为热门话题?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温度等自然因素似乎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收入水平上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向往、网络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等社会经济因素,可能是“供暖南迁”这一热门话题的帮手。

数据来源:陕西省Xi安和汉中、河南省驻马店和信阳、安徽省淮北和合肥、江苏省徐州和宿迁等8个市政府公布;气象后网站;中国气象局;南北供暖之争:基于家庭问卷数据的研究(2014.02);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中国指数研究院(id:index soufun);知乎相关问答(链接:https://www.zhihu/question/39188943)

文案,制图|王芳,何,刘,美日班,亚生,蒋廷寿

编者|雷宇文

出品|雷宇文新闻推荐

陕西省出台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推进计划。到2025年,所有钢铁企业都将完成超低排放转型任务

(记者王)11月19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为了促进陕西省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加快陕西省钢铁工业的优质发展,拯救生态环境,...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诚信。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快乐和美好!因为爱而付出,时光流逝,陕西是不变的家。

标题:(要闻)跨过这条线 暖气说再见:“暖气南移”为何成为热门话题?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陕西新闻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陕西省本地新闻的资讯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陕西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陕西新闻网推荐文章

陕西新闻网网站介绍

陕西新闻网是陕西首家省级权威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也是陕西省网络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陕西新闻网承担着网上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网络文化建设等重要任务,是陕西省网络新闻宣传第一平台,也是陕西发布新闻量最丰富、最具权威性的新闻门户网站,向网民提供陕西地图、陕西人事、陕西小吃、陕西特产、陕西美食、陕西苹果、陕西猕猴桃、陕西旅游 陕西博物馆、陕西旅游攻略、陕西煤业、陕西高考、陕西专升本、陕西中考、陕西招生、陕西高考分数线、陕西教育、陕西方言、陕西民歌、陕西福彩、陕西11选5、陕西麻将、陕西体彩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