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陕西新闻网”在本站您可以浏览到陕西省10个市最近发生的最新资讯,是世界人民了解陕西最好的一个窗口。

主页 > 资讯 > (要闻)名家专栏 深掘脚下的土地 肖云儒

(要闻)名家专栏 深掘脚下的土地 肖云儒

来源:陕西新闻网作者:李子光更新时间:2020-11-13 00:04:02 阅读:

本篇文章2548字,读完约6分钟

小云如的专栏

著名文化学者、文学评论家、书法家。曾任中华全国文联专职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学批评家协会主席、陕西省规划协会主席。他是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的补贴。现为陕西省政府参事办公室文史馆成员,xi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他被学术界誉为散文理论的先驱、西方文学的先驱、丝绸之路文化的探索者。

共发表575万字,31部作品。他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Xi交通大学、罗马、伦敦、米兰、布拉格和莫斯科举办了200场人文讲座。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就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星光奖”、“冰心散文奖”、“陕西文艺奖终身成就奖”、“陕西文艺评论特别奖”等20余项大奖。

在这个校园里,我们还追随李白在兴庆宫写《云要衣,花要容》的才华,唐玄宗和杨贵妃载歌载舞的身影《霓裳羽衣曲》,当然还有安禄山的《胡璇》的傲慢...在岁月的尽头可以听到两千年历史的回声,可以看到汉、隋、唐、元、明、清的人物和生活画面在大地的深处重现。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也在校园历史的长卷中慢慢传播。

最近,我去了Xi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几十年来,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但现在这里的一切都略显陌生。樱花刚刚凋谢,余香犹存。我一步一步走过林荫大道。我问自己,你真的了解这所学校,这个校园,还有你脚下的这片土地吗?

其实你走过每一个校园,你的脚印都会和从这里走出的成千上万的学生的脚印,和常年生活在这里的老师的脚印重叠。但是很难有学校。在那些复杂的足迹深处,依然有60年、120年甚至2000年的学者、教师、学生的足迹。

我当然知道我的脚印是叠印了这个学派的创始人盛宣怀和开创者唐、的脚印。但是放眼樱花路的尽头,高楼蓝天,你怎么能想到我们的脚步还在追随西汉太学的脚步,中国最早的学校,最早的医生和学生,在马霞陵倡导西汉独尊儒术的董仲舒的脚步,在中国壁画天空画星星的后效,在司马相如《上林赋》描绘的汉朝武士的表演?

在这个校园里,我们还沿袭了李白在兴庆宫写《云要衣,花要容》的才华,唐玄宗和杨贵妃载歌载舞《霓裳羽衣曲》的身影,当然还有安禄山的《胡璇》的傲慢。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来自东亚国家的唐大使的足迹,包括在海上工作多年的日本人阿部中马路。还可以看看唐代画家吴道子、韩干画的壁画。众所周知的白居易,是中唐诗人白居易写的《长恨歌》和《琵琶记》。他在这个校园里住了三年,写下了《竹子的栽培》,千古传诵——竹子坚实,树德坚实;竹子笔直挺立;竹心空,空随身小路;竹贞节,贞节,决心。他对竹子的赞美不正是当今学生深深的希望吗?

在岁月的尽头可以听到两千年历史的回声,可以看到汉、隋、唐、元、明、清四个朝代的人物和生活画面在大地的深处重现。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也在校园历史的长卷中慢慢传播。

我在国外教书的时候,曾经通俗简洁地表达过中国古代文明的大结构,是“两区”“两河”“两圈”“两条路”的双重互补结构。

“两区”:从中国整体来看,有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区域。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两种生存方式和生存观。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刺激,相互补充,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内生力量。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的另一半。

“两江”:从农耕文明的角度看,中国有黄河、长江文明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传播。黄河文明支撑了中国古代史的前半段,长江文明崛起的较晚,支撑了中国古代史的后半段。唐宋间“两河文明”的接力传递,有效地解决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可持续性问题。

“两圈”:从世界来看,中华文明也是两圈互补的结构。几千年来,许多人去海外努力工作,建立了无数的华人社区,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融合更加深入和广泛。这就像一个鸡蛋。本土的中华文明是“蛋黄”,融合在外国的再生中华文明是“蛋清”。海外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了本土文化,在与外国文明的融合中不断产生中华文明的新因素。它具有与世界接轨的强大生命力,是中华文明融入世界的第一部分。

“两条路”: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以先驱者张骞和郑和为标志的这两条道路,拓展了中国对外发展的新空空间,促进了内生发展。经济上是含金量很大的DIA的宝链。在文化上,它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霓虹,在地球上飞翔,促进世界在和谐而不同中共同进步。

应该说,这种双重互补的文化结构的某些部分在我国的每一个地方都普遍感受到了,但像Xi交通大学这样的全息中国文化结构并不多见。一个特定的文化单位光芒万丈,太珍贵了。

从这个文化坐标上可以说,实际上有两个层次的精神贯穿着交大,从成立时的徐汇校区,到西迁后的兴庆校区,再到两次西迁的创新港校区。第一是社会实践的理性层面,是国家责任感的渗透,即南洋公学实业救国,徐汇校区精英护国,兴庆校区报国,创新港创新动力。这就是爱国奉献的渗透。另一个方面是文化理性精神的渗透。自123年前南洋公学成立以来,中国已有最早的自行创办的现代示范大学,是社会转型(如洋务运动)背景下世界现代教育模式传入中国的先行者,也是世界现代教育文化推动中国文化海外融合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辐射本土的成功案例。它和随后清华、北大一大批现代大学的建立,显示了中华文明内外圈互动的活力。

(要闻)名家专栏 深掘脚下的土地 肖云儒

因此,1956年交大从上海迁至Xi安,由东向西,由沿海迁至内陆,可视为中华文明基于两江两条路的一次新的融合再生,即相对发达的长江文明和海桥文明向西迁至黄河文明和路桥文明。看似是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迁移,实际上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也是现代教育和科技研究向中国传统语境的深层进入和根本回归,也是新的历史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衔接。Xi安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不仅辐射中国腹地,还辐射中亚、中东,甚至欧洲和北非。所以交大的“西迁”不仅回到了故土和根,也从另一个位置回到了现代世界。

(要闻)名家专栏 深掘脚下的土地 肖云儒

我们脚下的每一片土地都有无限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深挖,去重新发现,去品味,去重新认识。新闻推荐

陕西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玉林电力分公司捐赠爱心送温暖

本报记者郭报道近日,陕西省岩土电力公司榆林电力分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子洲县裴家湾镇王家院村开展慈善捐赠活动。活着...

陕西新闻,讲我家乡的故事。观点、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在陕西传播正能量。看看家乡,品味家乡情怀。家的声音很远。

标题:(要闻)名家专栏 深掘脚下的土地 肖云儒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陕西新闻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陕西省本地新闻的资讯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陕西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陕西新闻网网站介绍

陕西新闻网是陕西首家省级权威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也是陕西省网络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陕西新闻网承担着网上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网络文化建设等重要任务,是陕西省网络新闻宣传第一平台,也是陕西发布新闻量最丰富、最具权威性的新闻门户网站,向网民提供陕西地图、陕西人事、陕西小吃、陕西特产、陕西美食、陕西苹果、陕西猕猴桃、陕西旅游 陕西博物馆、陕西旅游攻略、陕西煤业、陕西高考、陕西专升本、陕西中考、陕西招生、陕西高考分数线、陕西教育、陕西方言、陕西民歌、陕西福彩、陕西11选5、陕西麻将、陕西体彩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