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新闻]陕西:“绿进沙退” 毛乌素千年沙海变绿洲
[编者按]
毛乌素沙地横跨陕西、内蒙古和宁夏,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过去毛乌素有黄沙满天,“沙进人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和十年的处理,今天的毛乌素腹地树木葱郁,绿色成为主要颜色。毛乌素从“沙入人退”到“沙入人退”再到“人与沙和谐”的变绿秘诀是什么?
“青山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在“两山论”15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深入陕蒙宁,走访当地干部群众,推出“毛乌素转绿”系列报道,展示三地的治沙措施和成果,用一个“毛乌素治沙样本”讲述了中国新时期生态文明的故事。
(注:干旱地区的流沙堆积称为沙漠,半干旱地区的流沙堆积称为沙。(
从空俯瞰,毛乌素沙地穿过陕西、宁萌,穿过长城。
毛乌素不叫沙漠,因为毛乌素地处半干旱地区,地面没有完全被沙覆盖,分布着一些乔木和灌木,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根据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中国荒漠化与沙化土地图集》,毛乌素沙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面积5.55万平方公里。面积比海南省还大,面积3.54万平方公里。
毛乌素不是沙地。据史书记载,唐朝以前,这里曾经是一片广阔的草原,绿荫密布,水草如茵。由于滥伐森林,滥伐森林,生态恶化,榆林成了“千里流沙”,从沙漠演变成了沙地。
如今走过毛乌素的腹地,树木葱郁,以绿色为主。活跃在陕西的毛乌素沙地“先锋”已被完全控制。很难想象70年前,这里黄风肆虐,沙丘绵延。
陕西榆林在70年的防沙治沙中,一直在以每年1.62%的荒漠化逆转率缩小毛乌素沙地面积,陕西绿图被向北推了400多公里。这片1200年沙龄的毛乌素沙地是怎么变绿的?一路走访,寻找当地干部群众的治沙足迹。
与沙斗争: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
榆林七里防砂示范区。人民日报在线吴超照片
“三下五种九不收。”20世纪60年代,榆林沙区的人们生活艰难。“风吹黄沙难睁眼,庄稼的昕薇不完整。黄沙压地埋屋,沙入民退。”陕西省防砂研究所所长石长春对当时的情况印象深刻。
“20世纪50年代,榆林流沙达到860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0.9%,年黄沙量5.13亿吨。”这套数据反映了毛乌素当时的荒漠化程度。
老百姓“怕见沙面”,“担心见沙面”。这怎么破解?
64岁的Xi·崔永是玉林治沙的见证人和参与者。
1974年5月,54名18岁的女孩响应“植树绿化祖国”的号召,成立了妇女治沙公司,Xi·崔永就是其中之一。
从那时起,Xi·崔永在沙漠中扎根,并从班长兼排长成为一名教官。她与沙尘暴打了多年“游击战”。
防砂公司角。人民日报在线吴超照片
“风开始了,沙子飞起来了。一夜之间,门被埋在了沙丘里。”Xi·崔永回忆道:“在看不到尽头的贫瘠沙地上挖好马槽,扛好树苗,盖上柳树。”女孩们拿着铲子和两只手,开始对抗沙漠。
“三十里黄沙吹满天,七十里到公司,半个月种十五次树,公司四年不后悔。”Xi·崔永仍然清楚地记得这首歌谣。从治沙初期的4425亩沙地,到现在的14425亩林地,Xi·崔永用青春和汗水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治沙的指挥棒代代相传。现在防砂公司第14连长蔡溪,是Xi·崔永的侄孙女。
蔡溪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从小听着姑姑关于防砂的故事长大。自2012年以来,她已成为第14位女性防砂连长。
如今的女子防砂公司基地已经成为集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示范基地,每年有10多万人来此参观学习。
“比起阿姨的治沙时间,现在一点都不苦。我现在想做的就是给更多的人讲一讲治沙的故事,继续保护我们的治沙成果。
Xi·崔永和女子防砂公司的第14名成员。人民日报在线吴超照片
在过去的70年里,无数的治沙人士种植了绿色沙漠,坚持对景观、森林、湖泊和草地的综合管理。今天,毛乌素沙地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沙区860万亩流沙得到固定和半固定,实现了区域荒漠化逆转;年沙尘量从100多天减少到10天以内,不再发生一年30次以上的沙尘暴;现有草地面积1833万亩,红枣经济林170万亩,建成了带状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这些数据是榆林70年荒漠化治理的历史。
2019年11月,玉林市被国家林草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玉林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完美转型。
科学实践:从“防沙治沙”到“科学治沙”
神木张迎龙的治沙土地已经被树木覆盖。人民日报在线吴超照片
张迎龙站在伍德兰天文台上,环顾四周。树木是绿色的。在过去的18年里,这个位于毛乌素沙地中心的地方在他的坚持下发生了不断的变化。
2002年,张迎龙辞去了一家外企的高级主管一职,回到家乡神木县治理荒漠化和植树造林。
“治沙造林不能蛮干,要靠科技”。张迎龙的大脑很活跃,外企的经历让他对防砂有着与传统做法完全不同的逻辑。“个人实力很有限,全社会都得参与”。
2004年,张迎龙发起成立“神木县生态保护与建设协会”,希望通过协会的公益呼吁,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以协会为纽带,他赢得了各种投资和捐赠,培养了1000多名协会成员参与植树造林。
张迎龙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毛乌素生态实验站首席专家邵明安。在专家的影响下,张迎龙从“门外汉”变成了防砂专家。
“治沙的核心是保水,管沙,保水,树木成活率高。”张迎龙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围绕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在他承包的沙漠地区开展开发研究。
在张迎龙种树有很棒的技巧。不浇水也能活。他的妙招来自土壤专家邵明安院士的一项科学研究:水动力土壤技术。"我的研究领域是土壤科学,张迎龙应用和实践我的科学研究."邵明安植根于黄土高原。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毛乌素沙地的“生态密码”——核心是维持植被生长与土壤供水能力的平衡,维持水分,减少蒸发。这项技术解决了张迎龙造林的一大难题。
科研+实践火花,为毛乌素沙地铺绿。通过多年的合作,张迎龙承包的42.8万亩荒山变成了森林、牧场和良田。
目前,毛乌素4.22万平方公里的沙地虽然得到了控制和改善,但仍有改善的空间。石长春一直对这里的治沙现状保持着清醒的认识。“目前,沙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人工植被群落结构迫切需要人类的调整和干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咬着防砂的劲,放不下。
和谐共生:从“陕北穷山沟”到“好江南”
高西沟村新貌。人民日报在线吴超照片
绿色进沙退生态,榆林米脂县高西沟村最具代表性。过去生态文明的旧“典型”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山光秃秃的,沟里有石头。每年都是饥荒,十年失败。”过去高西沟贫穷落后,自然环境恶劣。
72岁的民兵连长高,是治理山沟的“先锋”。“水寒骨寒。疏通不怕困难。建有40座山、21条沟、777亩高产农田、121座淤地坝、7座水库、2座水库。高把这些数字记在心里。
高西沟生态治理是黄土高原的生态样本。“如果黄土高原像我们村一样,黄河的水就变清了,大家的钱袋就鼓胀了。”高笑着对说道。
高西沟村村民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行者,把一个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山村,变成了“高山松柏成片、陡坡绿草如茵、水库清澈映青山、平坝丰收”的“江南堡垒”。
从高处俯瞰空,高西沟披着一层“绿色衣服”。人民日报在线吴超照片
“水不下山,泥不出沟”。行驶在高西沟村的旅游山路上,在那里可以看到,有树有树。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柱说,现在的任务是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继续做亮化生态的金字招牌,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乡村电商。我们村的土特产是不会卖的。去年只有苹果收入超过100万!”
郏县王宁山村,黄河岸边,枣树青青。
生态改善和降雨量增加对郏县红枣不利。
“红枣成熟期常遭受秋雨,导致红枣裂果减产。大量的枣烂在地下,可惜!”面对生态管理的新形势,王宁山村第一书记杜俊峰打破传统观念,创新红枣产业链——红枣酿酒。
在王宁山村支部书记张宝宝的家里,红枣酒香甜可口,妻子在酿造车间忙碌。“20公斤红枣可以酿造10公斤原浆酒,1公斤原浆酒可以卖到50元。就凭这个,我家去年的收入就超过了20万!”包张苞掰着手指头算一笔账。
王宁山的红枣种植业又成了“红色”。目前全村有张宝宝等100多家红枣浓浆酒作坊,年生产能力约450吨。枣农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只会种枣树,到既懂技术又懂管理。
从毛乌素沙地腹地到黄河岸边,治沙带来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日益突出。
转型与发展:从“资源型城市”到“堡垒森林城市”
榆林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防砂重点地区。生态脆弱与资源富集矛盾突出。怎么解决?
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必然的。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保护是“树中求鱼”,难以为继;摆脱生态保护,追求经济发展,就是“穷追不舍”,造成无穷的危害。
榆林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虽然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显著”是相对于自己的过去,“改善”是针对自己的弱点,局部改善和整体脆弱仍是基本现状,要加快历史欠账的清算。
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榆阳区。人民日报在线吴超照片
全民参与提高“堡垒森林城市”的质量和效率。神树坂煤矿总经理助理李和平。据他介绍,神树盘煤矿共完成造林绿化任务2200亩,总投资约2300万元。榆林正在探索和实施这种企业索赔的造林项目生态补偿模式。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新时期榆林转型升级、优质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构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的体制机制,坚决摒弃破坏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将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水平,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蓝天、绿地和清洁水的美丽家园。”玉林市委书记戴征社如是说。
按照玉林市委、市政府的定位,玉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的绿色发展态势,加快破解资源持续开发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打造绿色发展“玉林典范”。
如今,玉林沙林公园已经成为当地人度假和观光的好地方。风在湖面上荡漾,草和树的声音沙沙作响,这是一个悠闲的场景。春天赏花,夏天摘水果,秋天看树叶,冬天踏雪,成了玉林人新的生活内容。
千年沙海变成绿洲,靠的是干部群众70年的永恒坚持。被广袤阻隔,一片片的樟子松。蒙古栎挺拔翠绿,成为榆林的底色,为当地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巩、吴超)
标题:[陕新闻]陕西:“绿进沙退” 毛乌素千年沙海变绿洲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陕西新闻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陕西省本地新闻的资讯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陕西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心灵鸡汤: